当企业定的战略“有病”时,该怎么治?-九游会体育

当企业定的战略“有病”时,该怎么治?

时间: 2019-11-04 浏览人数: 0

摘要:

  “战略控制命运”,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。作为企业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,战略话题常常与营销一词相提并论。如果说营销讲的是用何种具体的方法营利,那么战略就是在告诉企业:应该要走怎样的道路,走哪个方向才能有所收益。要正经说起来,战略是企业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,经过不同的分析,对可能的几种路径进行的一种选择。

  

  回归到现实管理中,我们仍看到不少的企业老板或管理者缺乏做好企业战略的“觉悟”:总是忙于各种的琐碎事物,什么赚钱就做什么,什么事情喊得急就做什么事情,哪里最忙就冲到哪里去,长此下去,企业又怎能得到有效的发展?

  这真是一个其兴也勃、其亡也忽的时代!

  多少企业快速成功,以极快的速度暴富;又有多少企业分秒之间陨落,骤然间发出惨遭屠杀的惨叫。

  机会风口一来,因缘际会之间,多少企业烈火烹油,跃上前台;风口一旦消失,又有多少企业上演高台跳水的悲剧,无可奈何花落去!

  其实,江山才有才人出,对于企业的无常兴衰,要参君已司空见空。但是,这次败退中国、颓势渐露的企业,仍让要我心头一震:

  居然是索尼!

  二

  巨亏62亿元!

  重组、关厂、裁员、高层换血!!

  最近,一系列索尼大消息传来,炸得全世界目瞪口呆:

  重组:3月26日,索尼宣布,对家电、相机、手机等核心业务进行大幅重组,整合设立电子产品及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业务。

  关厂:3月28日,索尼正式宣布,关闭北京工厂!(这家1995年投产的北京工厂是索尼在中国唯一的智能手机工厂)。

  裁员:3月29日,媒体报道,2020年3月前,索尼智能手机业务的4000名员工将裁掉一半。

  换人:刚刚,被称为索尼“救星”、现任董事长平井一夫又宣布,将在6月正式退休,结束他 35 年的索尼职业生涯。

  索尼之所以发生如此大变动,是因为索尼三大支柱之一的移动通讯业务发展一塌糊涂,手机业务更是亏得惨不忍睹。

  索尼最新的财报显示,去年四季度,索尼移动部门亏损155亿日元,连续四个季度未曾取得盈利,过去四个季度总计亏损1010亿日元(约合61.9亿元人民币),并预计本财年还将亏损950亿日元。

  是的,你没看错,巨亏62亿,这就是索尼手机去年交出的成绩单。

  市场份额上,索尼也从全球到亚太再到日本本土迎来了全面的大溃败。

  全球范围来看,去年 7 月,索尼手机在美国市场份额为0.3%排名第十,欧洲市场份额为1.8%排名第九,而在印度则干脆跌出了前22名。

  亚太市场则更不必多说,自从2009年后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等一众中国手机厂商崛起,从性能到价格再到本地化的营销全面压制,索尼的市场份额早已跌出了前十份额。

  再看日本本土手机市场的销量,日本2017财年的手机市场上,苹果以43.4%的出货量占据首位,其次是夏普,接下来才是索尼。而在此前,索尼在日本的手机销量还保持着市场第二的份额。

  是的,你没看错:索尼,这个曾经金光闪闪、雄风阵阵的日本巨无霸,如今已经处在了风雨飘摇的十字路口,索尼手机业绩更是风雨飘摇,仿佛随时都可能坠入深渊,黯然落幕!

  马化腾说过:“巨人稍微没跟上形势,就可能倒下。巨人倒下时,体温还是暖的。”这话,就像是为索尼手机而说的:它衰败的速度如此之快,快得让所有人猝不及防,让所有人心惊肉跳,让所有人扼腕叹息!

  有人或许会责难索尼不注重科技的创新。其实不然,可以说,几乎所有的新技术,索尼手机都是最新提出方向的公司之一,比如防水、智能拍照、4k显示、ai识别。

  但索尼的问题,在于过于重视那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、战术上的精益求精,却不善于跳出既有概念,洞察战略大势,把握技术和市场潮流,敏锐、灵活、高瞻远瞩地去开拓。

  危机危机,处理好了就是机遇,处理不好了就是危险。面对危机,恰恰是索尼的迟钝和行动缓慢,让索尼跌落了时代的顶峰!

  这么一个血淋淋的惨剧,值得我们所以人警惕!

  但战略,从来都不是灵丹妙药。

  三

  战略是药,不是医

  如果你感冒了,你可能会去药店买感冒药。但是如果是摔断腿了,你会立马去医院。

  前者是药,后者是医,药和医是两回事儿。

  而战略,是药不是医。

  为什么战略是药?

  今天的市场上,咨询公司都分为两种。

  第一种,是对某一个特殊的领域有专项研究。比如说对定位这件事特别专业,他告诉你品牌这件事情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,占领他心智的品牌只有第一名第二名,没有第三名。

  可是心智还要按品类来,已经没有办法在可乐这个品类里占领心智怎么办?

  再创立一个新的品类,叫凉茶。不断创立新的品类,叫做定位,这是一个学派,他们称之为定位战略。

  还有人认为把产品做出极致才是最重要的,找到国民级重点,然后卖到100万到1000万份就是爆品战略。

  你可以把第一种咨询公司理解为药厂,你去找他看病,问他这病还有治吗?

  他会告诉你,你已经病得不轻了,但只要买我这个爆品战略、定位战略的药就能治好。

  但是你不会去找药厂帮你看病,你会找谁帮你看病?

  找第二种咨询公司:类似南方略咨询这种医生。因为他们不会告诉你哪种战略就是对的。他会针对你的情况,用一套方法论来诊断,诊断完之后告诉你大概要如何解决。

  药厂会说服你买它的药,而医生是对症下药。前者的关注点在产品,后者的关注点在用户。你作为用户,会找哪一个看病呢?

  

  最后的话

  一个真正的,会懂得对症下药,先看病,再抓药。

  看病是特别难的,因为一百个创业公司,可能都会遇到一百个不一样的毛病。

  要对症下药,就要真正地了解病情。

  要对整个商业逻辑有很全面的理解,对公司经营的底层逻辑有很全面的理解,才能真正地理解是什么病要用什么药。

  同理,当企业定的战略”有病“时,是不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呢?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