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-九游会体育

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时间: 2016-11-03 浏览人数: 25

摘要: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摘要:高级时装品牌集团如何炼成?

“夏国新很低调务实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野心。”一位熟悉上市时装品牌歌力思创始人的股市研究者说。

a股上市一年多以来,歌力思正通过资本并购实现优势资源重组。夏国新的野心已初见雏形:收购国际奢侈品品牌,拼贴出全球性时尚扩张版图,抢占中高端女装市场。

这或许是当下服装行业在业绩增长乏力、净利润下滑时的普遍做法之一。外界认为,此时既到了低谷期,也是窗口期。

我们试图深度剖析歌力思的前世今生,如何经营品牌、成功上市,之后如何借助资本力量逐渐完成多个国际轻奢品牌的收购,为了补足线上短板、增加业绩,歌力思再次收购电商企业,至此完成从品牌到渠道的整体布局。

品牌思维先于一切

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ellassay2016春夏时尚大片

歌力思品牌成立于1996年,因为夏国新对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向往,英文名“ellassay”直接取自“香榭丽舍”法文拼写的后半段。

而他在接受《深圳晚报》采访时透露,ellassay(歌力思)logo曾是花重金专门请专业设计师设计的。logo后面的三个撇每个一万块。在90年代,3万块是很大一笔钱,几乎搭进夏国新全部身家。

这种情结之后贯穿了整个品牌发展的路线。2013年,歌力思成为首个参与纽约时装周的国内高级女装品牌,并在林肯中心主秀场上发布了主题为“the city light”的2014春夏系列时装。

品牌观念的深刻烙印,或许与夏国新服装专业科班出身不无关系。他是天津纺织工学院的第一批服装专业硕士,1993年毕业后来到深圳创业。

由于毫无经验,夏国新为了说服某个服装品牌合作,承诺承担从设计、打版到样品的所有费用,并在其决定采用后再付订金。他通过实地市场调研摸清客户需求,随时与其沟通设计图稿、样板等,使之完全匹配品牌本身的定位。

由此,夏国新赚得第一桶金,他开始酝酿自己的服装品牌。

彼时,深圳已是国际大牌代工厂和服装批发聚集地,并逐渐形成包括面料、辅料、制造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产业链集群。同时,作为移民城市,深圳的多元文化对服装风格的多样性形成深远影响;毗邻港澳,又能与最新的时尚潮流接轨。

但另一方面,大多数服装企业并不具备设计能力,也没有品牌意识。劳动力尚且低廉、服装消费市场发展迅速,这种模式最容易赚得快钱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夏国新走专卖店路线,定位高端女装,聚焦优雅时尚的现代女性。因为款式设计时髦,第一家店的表现不错。

除了花重金设计logo,夏国新十分重视品牌的原创性和定位的统一性。2004年,歌力思聘请法国圣罗兰成衣研发总监jean-paul gaultier担任设计顾问,巩固品牌设计风格;2006-2012年间,歌力思陆续举办服装大秀,扩大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。

2010年,歌力思入选“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”。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根据增长性指标3年加权销售增长率、利润增长率,回报率指标3年加权roa(资产收益率)、roe(净资产收益率),盈利性指标销售利润率和规模指标,对候选企业排名。作为唯一一家女装品牌,歌力思位列榜单第22位。

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经营模式解析

最初,歌力思通过“单一品牌,多条产品线”战略,稳定原有的目标客户。下设三条产品系列:ellassayellassay weekend ellassay first,分别为正装系列、休闲系列及高级系列。

面对电商冲击,创始人夏国新依旧采取“品牌领先”策略。他并不实行季末促销,也不着急入驻电商平台,以低价销库存。

2013年,夏国新直接在内部孵化出纯线上的女装品牌唯颂(with song),只在天猫、京东、唯品会等电商渠道销售。而针对线上更为年轻的用户群体,唯颂的定位也相应年轻、时尚,对款式更新频率和速度有更高要求。

在夏看来,电商只是另一个销售渠道。因此,唯颂延续主品牌注重vip客户的传统,十分重视消费体验和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的售后服务。

两年之后,唯颂的营业收入达到 2038.59万元,较 2014 年增长了144.95%,但整体占比仅9.1%。在一众互联网品牌中,这一发展速度算是中规中矩。

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唯颂 2016 春夏时尚大片

设计研发和终端营销,往往被认为是时装行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两个端点。但同时,这离不开公司整体的产供销系统,需彼此协同发展。

1.快速反应的供应链。

要适应电商节奏,以及紧跟时尚的快速更新迭代,供应链端的改革势在必行。

歌力思主要采用自制生产、定制生产和委托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,2015 年三者比例分别为60.81%25.00%14.19%。而前期提前采购包括面辅料、成衣、配饰等物料,能进一步为快速翻单补货及时提供原材料和定制成衣。

据此前《经济观察报》报道,歌力思采用sps系统,能将供应链整套流程的周期,缩短至传统生产方式的三分之一,因此可实现多款式、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。单件衣服生产出来后,先由vip顾客试穿并反馈,然后传导到设计和生产部门修改。

2.销售模式始终为品牌发展服务。

“顾客和品牌加盟商的忠诚度都很高。我的想法就是先做品牌再赚钱,绝对不能为了短期的需要而牺牲长期的利益,所以我对品牌的维护非常苛刻。”夏国新曾说。

在渠道拓展上,夏杜绝批发渠道,只允许特许加盟。目前,歌力思采用直营店和分销商两类通路为主、电子商务网络通路为辅的渠道销售模式,三者在 2015 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54.82%35.94%9.24%,据q3报告显示,目前电商业务略有下降,至7.61%,也可以看出唯颂品牌发展略有受限。

截至2016930日,歌力思品牌店铺新开35家,关闭25家,全国店铺数量为 357家。全品牌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别同比上升17.85%1.69%。另有资料显示,歌力思品牌当季售罄率达到70%以上,直营店铺活跃vip 顾客数量已达9 万人左右。

收购多个国外奢侈品牌,歌力思离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还有多远?

资本助力下的并购之路

起初,夏国新对资本并不敏感,甚至表现得颇为谨慎。据《经济观察报》报道,在一次时尚资本论坛上,夏曾提问:不缺钱的企业为什么需要资本?

这个问题后来得到解决:实业思维需要改变。上市成为歌力思发展阶段的需要,能有效帮助公司实现“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服装品牌”的目标。

早在20093月,歌力思就接受了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(the carlyle group)的1.5亿元投资,并成立战略联盟,后者为歌力思提供资源、管理、文化、品牌增值、营销创新等全方位支持。

看起来,这既是歌力思走向国际化的一步,也是逐渐资本化的一步。

2012年,歌力思申报ipo,开始长达三年的上市之路,于20154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

现在的夏国新熟悉战略投资、深谙资本化运作,并通过一系列国际品牌的并购提升“世界影响力”。

2016年年中报中,歌力思明确表示仍会积极布局战略收购,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,通过外部并购方式实现多品牌集团的目标更为有效。”

至于收购标准,歌力思给出的原则为:一是与现有品牌有明显的协同;二是品牌的核心管理团队有独立运营能力;三是有业绩增长的空间,有望成为所在领域的主导。

以下为歌力思上市以来披露的四次收购案例,《天下网商》将逐个回顾,并尝试探究背后的收购原因及现有表现。

20164月在中国开设首家店铺,截至第三季度已有8家,其中7家为直营,毛利率达到88.89%。接下去仍将持续开店,预计2017年可以实现盈亏平衡。

2. 收购美式轻奢潮流品牌ed hardy

20164月,歌力思再次通过东明国际,完成收购香港唐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唐利国际”)65%的股权,交易金额为2.405 亿元;6月继续支付5550万元收购其15%的股权。由此,歌力思间接持有了唐利国际下的轻奢潮流品牌ed hardy 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品牌所有权,包括主品牌ed hardy及副品牌 hardy skinwearbaby hardy 等。

在美国,ed hardy早已是炙手可热的潮流品牌。2004年成立至今,已在美洲、欧洲、亚洲和中东开设专卖店,销售渠道分布广泛。而该品牌的加入,也被认为是歌力思进一步延展市场范围,将25岁以下注重独特与个性的年轻群体纳入目标客户群中。

网站地图